媒体:司法虽有起刑点,贪腐必须零容忍

(图片来源:网络)
新华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8日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两罪量刑“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由1997年刑法确定的五千元调整至三万元。此外,“数额巨大”的一般标准定为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数额特别巨大”的一般标准定为三百万元以上。
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贪污受贿罪定罪量刑数额的规定是一项政性较强的工作。目前的《解释》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这个数额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肯定。
网民“杨涛”:提高贪腐犯罪的起刑点,必须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没有达到相应金额的贪腐行为,也必须严厉查处,严肃处理。
田文昌(律师):一味地追求重刑,并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遏制犯罪的方法。而真正能有效遏制住这种犯罪的,在于整个机制的完善以及预防机制的增强。事后的惩罚只是遏制犯罪的部分功能,而不是最主要的功能。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该解释的出台并非放纵了贪污贿赂犯罪。
@钱江晚报:两高的司法解释也对党纪政纪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留下的空当需要党纪政纪及时补位。司法有起刑点,但是对贪腐只有零容忍。
任建明(北航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官员是否构成贪污贿赂,根本无需探讨腐败数额是多少,应由行为的性质来决定。只要贪腐就应该“零容忍”,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原则。
原文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6-04/19/c_128910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