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 拥抱青年打拼梦想

对于今年全国765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说,获得最大认同感的政策是国家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政策。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这意味着只要有打拼梦想的青年,都可以在自己心目中的城市扎下根儿来安家乐业,不用再漂泊在城市之上。
能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就业、医疗、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曾是广大在外打拼青年的梦想与诉求。如今,这个新年“大礼包”和盘托出,令成千上万年轻人激动与关注。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相关舆情信息达349万条,其中中文新闻报道34.2万篇。其他的报道与信息都在年轻人喜欢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进行传播与分享。
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配置更多资源
此项政策消息公布后,注册名为“陈琍娜”的网友在腾讯上说,这是在增加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引导大学毕业生落户,减轻超大城市负担。“水墨画”等网友则在澎湃新闻评论,这是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发展,造就中国的“乔布斯”。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在网络互动空间上,有29.3%的人认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有利于消除户籍不平等的制度;有16.8%的人则支持取消捆绑在大城市户口上“特权”,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配置更多的资源;还有14.5%的人表示,政策红利增加二、三线城市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除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外,前往其他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落户不再被限制。
解放网刊发有关作者的署名文章说,长期困扰大学生就业与落户手续多、周期长、难度大的现象有望破解,让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不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人力资本与社会创新创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国内一些大城市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较大压力。《北京青年报》、《深圳晚报》等媒体认为,无论是产业技术工人,还是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都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与财富,他们在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创造的消费潜力,所激发的创新与智力资源,所推动的城市文明与进步,都是不可估量的。
取消落户限制不是为了刺激房地产
当前,互联网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会舆论生态圈。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分析,在互动空间上,也有24.5%的人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解读为刺激房地产回暖。9.4%的人担心放开落户限制会加重城市负担。
网友“king640512”就在网易上“拍砖”说,开放二三线城市大学毕业生落户,是在消化房地产库存。“恶奴小小”网友则在新浪微博跟帖说,该进城的进完了,没进城的也不想进,有多少人会在乎这个城镇身份。
“开放落户能否刺激房地产市场还有待长期观察。”专业从事房贷分析的吕舒扬说,短期来看,这些落户群体不能马上产生购房需求。落户,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而买房,需要的是钱,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谁最受益。”山东《济南时报》、中国经济网刊发有关文章则认为,这是多赢之举,对留住人才,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等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城市从中获得的综合效益与价值,远远大于支付的各种管理和服务成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表示,作为今年城镇化领域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应该为这项改革点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认为,国务院一系列政策释放出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值得期待。
地方应尽快让外来青年分享政策红利
凤凰网签约作者田宏彬说,国内实行并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壁垒,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全面开放落户限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八月飞雪”、“安迪”等网友在新浪微博等新媒体上留言说,要把这项好政策落到实处、落到大学生的心坎上。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有10.2%的人认为地方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让更多的外来青年分享政策红利。评论员唐卫毅就在有关媒体上撰文说,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需要各个城市尽快拿出方案和实施细则,尤其要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形考虑充分,防止在推进落户过程中出现先天不足的情况。
《法制日报》刊发有关报道指出,放开落户限制要跨越排外、公开透明与消费等三道门槛,是允许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人落户,还是无固定工作但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的人落户?落户政策是面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还是包括私企、民企工作的人等。
落户本质意义就是扎下根儿来,充分享受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等专家表示,能不能落户、谁来落户,关键是落户以后能不能待得住,这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青舆情监测室认为,国家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既是对大城市的希望,更是对大城市的要求,地方政府不但要在落户上开绿灯,而且要在公共服务上下大力气,让广大青年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有更多的获得感,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原文来自:http://yuqing.cyol.com/content/2016-02/01/content_12142160.htm